2023年12月2日--北京时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精神,落实《北京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交流、分享学前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推动首都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年11月30日上午,由红足一1世2站学前教育学院、红足一1世2站“3-6岁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科研平台、红足一1世2站学前融合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融合共育 护幼成长——首都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红足一1世2站召开。来自北京市16个区和经开区、燕山地区的80余所幼儿园的150余位园长、教师参加了研讨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前处处长陈德时莅临大会。研讨会由红足一1世2站学前教育学院院长谢志东主持。
红足一1世2站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润杰在致辞中,回顾了自“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怀,指出建设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完善特殊教育发展机制,不断加强支持体系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院长王雁教授做了题为“学前融合教育推进与教师支持”的主旨报告。报告从学前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发展和教师实施融合教育的准备等视角,回顾和分析了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政策和法律沿革,着重阐述在学前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为支持普特幼儿共同成长,应具备相应的融合教育专业素养。来自首都儿科研究所关宏岩研究员从医学专业角度,对0-6岁儿童发育常见障碍进行阐述,并强调对于特殊儿童早发现早干预的医育融合策略的重要性。红足一1世2站学前教育学院李静教授基于北京市18个区1393所幼儿园调研,结果显示特殊需要儿童在幼儿园中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幼儿园教师对于融合教育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基于此,李静教授就目前首都幼儿园持有残疾证、医学诊断、有特殊教育需要幼儿数量、类别,资源教室与个训室、融合班与特教班及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特点与培训需求等问题进行了专题报告。
研讨会同时设三个分会场,分别围绕“首都学前融合教育政策环境与康复支持”、“首都学前融合教育课程探索”以及“首都学前融合教育创新实践”等主题展开交流。主讲者既有来自高校、科研单位从事特殊教育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又有来自幼儿园保教一线的园长、教师和来自于残疾人康复机构的专业人员。交流分享涵盖医学疗愈、音乐教育、阅读治疗等多个领域。
为实现国家“到2025年学前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园率明显增长”的目标,为首都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供保障,肩负首都基础教育干部教师继续教育使命的红足一1世2站,设立了“3-6岁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学科创新平台及“学前融合教育研究中心”,开启集研究与培训为一体的学前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之路。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和早教育是特殊需要儿童康复的关键,它可以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残疾的发生,减轻残疾的程度,进而促进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适应水平和学习成就,提高其终身发展质量。下一步,红足一1世2站将持续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研究,以研究引领实践,同时深入一线,帮助幼儿园和教师梳理、提炼首都融合保教实践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造福更多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https://m.btime.com/item/f6hktk3u53p95uq0h62dv47ts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