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媒体聚焦 首页 > 内网新闻 > 媒体聚焦

《红楼梦》中的那些古诗(现代教育报)

来源:组宣部 发布 时间:2017-02-25

  2017年2月23日 13版

   今年春节,《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它唤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反观近年来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在语文教材中的比重大幅增加。这对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期我们通过品读《红楼梦》的那些古诗词,抛砖引玉,将读者带入古诗的世界。

   谈到古诗素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唐诗三百首》。诚然,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但由于时代的距离,语境的陌生,以及编辑体例的问题,这个选本还是给人不易进入的感觉。好多人读过几首便放下了,不能坚持下来。结合自己的学诗体会,我建议大家另辟蹊径:通过阅读《红楼梦》来提高自己的古诗素养。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境界,展现了一个异常丰富的文学世界,堪称中国近古生活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古代文体的集大成者。《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约有二百多首,大致相当于《唐诗三百首》的规模。相比之下,《唐诗三百首》是一盘散珠,不成系统。而《红楼梦》里的诗歌,以具体的故事为背景,有如风生水起,自然成文。中国古典小说中插入诗歌并不稀见,但在别的小说里,都是“有诗为证”一类的套话,或如曹雪芹所说,“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而《红楼梦》里的诗词,却是大观园儿女才情的自然表露,与故事的演进、人物的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读来颇为亲切。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贾芸“借工作之便”,送给宝玉一盆白海棠,于是便有海棠诗社的成立。我们看一下当时的雅集现场:

   待书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迎春又令丫鬟炷了一支“梦甜香”。……一时探春便先有了,自提笔写出,又改抹了一回,递与迎春。因问宝钗:“蘅芜君,你可有了?”宝钗道:“有却有了,只是不好。”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因向黛玉说道:“你听,他们都有了。”……于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写道是:

   咏白海棠 限门盆魂痕昏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大家看了,称赏一回。次看宝钗的是: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说着又看宝玉的,道是: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大家看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我们看,面对同一株海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不同的情怀,形成不同的诗作,可谓亦花亦人。探春的那首,斜阳寒草带出了探春庶出寒门的特点,但她自有一种冰清玉洁的清高自许,只可惜命运依然不能自主,“芳心一点娇无力”,有如风筝灯谜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总之是命运与性情的暗喻。而宝钗的那首,则有着大家闺秀那种矜持与含蓄。宝钗是不事雕琢和涂饰的,有种洗尽沿华的素洁之美,正如所谓“要想俏,一身孝”,白色乃是最艳的色彩,宝钗也颇以此自负,这正可以视为她别样的风情。黛玉的诗,上来便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气,这与“绛珠仙草”那种先天的超凡脱俗之气是一致的。然湘帘半卷,又有给人间的儿女情长留了一道空隙。她本是仙子下凡来还泪债的,故有怨女啼痕的可悯,欲诉娇羞的可爱。宝玉之诗,自己承认写得不好,但颔联之抑钗扬黛,颈联之深怀愁绪,也不是闲笔,让人想起他的《红豆曲》。诗社的成立,本是传统文人的雅事,有营造诗境和切磋诗艺的功能。读者进入这样的情境,流连玩味,慢慢熏陶,往往诗才渐长而不自知。

   《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著作,诗歌爱好者在欣赏作者对世态人情的精致描绘的同时,还能提高古诗素养,领会诗家奥旨,可谓一举两得。

  文/张学君(红足一1世2站中文系副教授)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红足一1世2站(中国)工程有限公司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红足一1世2站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