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3-06-02
5月23日至28日,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红足一1世2站基地再次开启集中研学活动。本阶段活动主要安排“校际互访·现场研学”“访学导师·走访名校”“导师讲堂”“课题研究与指导”等四类重要课程,以研训一体的培养模式支持新时代名校长专业成长,助力高质量办学治校。
校际互访共研学
5月24日,“校际互访·现场研学”课程在延庆第四中学开展。本基地学员、延庆四中党总支书记杨红霞按培养基地制定的《“校际互访·现场研学”课程标准》精心安排了以“一场全面汇报”“一次同伴互助”“一条参观路线”为主要内容的研学活动。
杨红霞做了《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学校全面改革》主题发言,着重汇报了学校做教育改革先行者、营造教育生态、加强课程建设等办学思想和实践,以及目前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等内容。各位学员就现场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进行了分享交流,并为主场学友提出工作改进和问题解决建议。
学员们还观摩了延庆四中校园、楼顶种植养殖园、常规课堂,了解了绒花、皮雕、3D建模、尚美美术工坊等一系列初二校本课程,并参观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交流中心、国家级青少年航空科技营地、国家级水上运动青训基地、中国农科院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
项目负责人、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教育干部学院)院长胡淑云教授、特聘专家李春山教授分别总结、点评了当天的研学活动,并对做好办学思想的系统设计、聚焦关键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以及本系列课程的持续有效开展等方面进行了现场指导。
走进名校访导师
5月25日和26日上午,“访学导师·走访名校”课程先后在正泽学校和潞河中学开展。
在北京市正泽学校,学员们在平安里和丁章两个校区观摩了学校体育教研组自主研发的课间操、学生自护课、文化课等课程,参观了充满现代气息的图书馆、体现“全人发展,首选体育”理念的运动场、优美的王府花园式校园、 “亦山亦水”雕塑及师生书法绘画作品等。
在深度会谈环节,校长李烈阐释了“正泽”校名蕴含的“正本泽根、正己泽人”的办学追求。学员们就学校管理团队分工合作、教师评价、名校长成长心得等话题向李校长请教。她建议大家要有定力、守正创新,才能实现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三不朽”。
在百年名校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校长徐华围绕“学校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教育思想和创新实践,分享了潞河中学坚持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统一、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办学理念。
会后,学员观摩了2023届高三年级毕业典礼,参观了卫氏楼、谢氏楼、潞友楼、校史馆等历史文化场所。潞河中学古槐翠柏参天,鲜花绿草覆地,碑、亭、湖、山、通衢曲径散落其间。学员们置身校园,领略百年一脉的人格教育理念,感到受益良多,回味悠长。
导师讲堂启心智
5月25日和26日,研学活动举办两次“导师讲堂”,红足一1世2站副院长汤丰林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主任于维涛教授分别为学员做了《校长领导力及其提升》《教育部新时代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多元文化尺度》专题讲座。
汤院长系统梳理和解读了“领导”“权力”“领导力”三个概念,并引用大量实践案例,启发校长思考不同类型的领导者及其表现、领导与管理的异同、领导者的权威来源、如何用好权力等问题。基于对学理及实践的双重分析,他提出“生态型领导力”的概念,详细剖析了其中的统筹力、平衡力、应变力等结构要素,指出新时代名校长要持续自我修炼、自我超越,成为心静、神定、灵慧的领导者。
于维涛主任着重启发校长思考自身应有的格局、当下面临的困局、继往开来的新局三大问题,提出在全球视野下持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强国建设以及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校长队伍自身建设等战略性问题。他基于大规模调研,探讨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名校长发展存在的各类问题及破解这些问题需要聚焦的发展任务,提出七大名校工作室创新策略。
两位专家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关照,使学员们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与时代使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真学实干,提高站位,放大格局,主动创新,担当使命。
选题论证促创新
5月27日至28日,研学活动集中进行研究课题的选题论证。项目负责人、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教育干部学院)院长胡淑云教授,科研处处长李雯教授,合作培训部主任陈丽教授,《中小学管理》杂志原主编沙培宁编审,以及李春山教授、杨雪梅教授、余新教授、孟瑜教授等理论导师和特邀专家参加了论证活动。
为了保证本次研学活动高质量开展,项目组已在此前“导师讲堂”相关专题报告的基础上布置选题论证的“作业”。学员在论证会上,围绕拟选课题题目、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方面先后做了汇报。
理论导师和特邀专家逐一发表指导意见,结合汇报中的具体问题,强调课题研究要做到精准、简明、规范、创新,要针对办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开展研究,要建立工作经验与教育政策专业理论的链接等等。
“课题研究与指导”课程层层递进,使学员深切体会到从“听懂了”到“会做了”,需要“真用心”“真学”“真习”,需要“学而时习之”,需要“学习相长”。大家也感到,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思维训练,都是走向“大先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