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时间:2020-10-16
千里丹心援青路,一路风景一路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34个国家部委和单位、17家中央企业、6个援青省市坚持把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责任,先后四批选派915名优秀干部人才到青海工作,从政策、资金、产业、智力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支援帮扶工作。十年间,援青干部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到青海,用自己的勤奋和执着,谱写了援青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之歌。
“你是青海人,我也是青海人,”青海已经成为援青干部的第二故乡。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与青海人民一道,再谋新篇,共话发展。
2020年9月,对口援青十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青海召开,作为学院选派的北京市第三批援青干部,红足一1世2站北京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北京教育党校办公室主任王鸿杰同志荣获“对口支援青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王鸿杰受北京市委组织部选派援青,任青海省玉树州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任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党委第二支部宣传委员和北京教育援青领队。“满足受援单位的发展需求,是教育援青的主体任务和基本目标;而激活受援单位的发展需求,是教育援青的终极任务和最高目标。唯有坚持两者结合,方能实现教育援青的最大价值。”在王鸿杰看来,教育援青,需要先弄清定位。
三年援青,王鸿杰全面贯彻中央和北京市对口支援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提出并统领“教育援青系统化”品牌建设,带领教育团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教育人才智力支持、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异地教育统筹协调、京玉教育文化交融”五大援建领域30余项“零的突破”,为助推玉树“由全省民族教育大州迈向全省民族教育强州”做出了有效努力和重要贡献。
三年来,在王鸿杰的带领下,教育援青以团队援建为主、以个体援建为辅,相互促进、不断扩充的教育援建效应日益彰显。在充分发挥教育援青团队主力军作用的基础上,王鸿杰积极倡导、鼓励、支持教育援青干部人才主动挖掘自己身边的社会资源,为玉树州学校和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和财物捐赠等。第三批教育援青团队个人出资或协调捐助玉树贫困生和孤儿500余人次,协调教育部直属机关、中央电教馆、山东大学等20余家单位和组织公益捐赠价值近7000万元,广受好评。
由于历史欠账和发展条件等原因,玉树州教育资源布局严重失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三年来,教育援青团队通过“请进来、送出去,走进去、走出来”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着力抓好重点地域和重点领域。同时,既重视不断提高“输血”的准度和纯度,又重视不断加大“造血”的力度和深度。三年来,教育援青团队通过文件起草、材料把关、专题培训、备课指导、听评课指导、活动点评等途径,毫无保留地把先进教育理念、实用管理规范等传播到了玉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王鸿杰的持续倡导和示范引领下,教育援青团队既关注当下和援派期间的“显绩”,更关注未来和援派结束后的“潜绩”,尽量多做一些植根实情的需求调研。例如,万名师生参与的“玉树州理科教学大调研”和北京市玉树高中班教学管理调研等,为玉树州教学改革和异地办学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同时,也注重多做一些引领方向的远景规划,如2016-2019“教育援青系统化”品牌框架等;多做一些夯实基础的规范树立,如牵头制定玉树州教育局党组议事规则、《关于加强玉树州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多做一些盘活资源的平台搭建,如遴选玉树州中小学教师加入北京景山学校的“数字景山全国网盟”,协调引进上海沪江教育集团“互+计划”远程教育平台等;多做一些激励人心的制度安排,如指导策划启动首届“党建三好”——书记好党课、支部好案例、党员好故事征评等;多做一些利于长远的机制探索,如协调推进玉树高中班异地办学和玉树州“3˙30人才孵化工程”,编写出版了玉树州第一部地方教材《玉树:我们的家园》,策划编印了《教育援青系统化品牌建设之路》等。
从“勇于援青”到“善于援青”再到“乐于援青”,是一场用情、用心、用智的历程。王鸿杰说:“三年援青行,一生玉树情。衷心祈愿玉树教育发展越来越好、玉树学生学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