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学院要闻 首页 > 内网新闻 > 学院要闻

我院人才院教育人才研究中心召开《首都基础教育人才发展年报2017》研讨会

来源:信息网络与新闻中心(图书馆) 发布 时间:2018-02-25

 新闻图(1).jpg

  2018年1月23日,我院人才研究院教育人才研究中心召开《首都基础教育人才发展年报2017》(以下简称《年报》)研讨会。学院院长何劲松、副院长钟祖荣出席研讨会并对《年报》编撰提出指导意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杜屏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孔珍教授从政策研究与教师发展研究、智库建设等角度对《年报》写作进行了具体指导。来自首都师范大学、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及院内的相关作者,人才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李萍萍、副院长刘琳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教育人才研究中心主任钟亚妮博士主持。

  钟祖荣副院长介绍了人才研究院及《年报》编撰的功能定位。该项工作是人才院作为基础教育人才研究智库的重点工作之一,旨在通过对基础教育人才队伍的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院发展提供决策咨询。钟祖荣副院长指出,《年报》应站在全市的角度展开论述,要做到站位更高、视野更宽、写作更实,要突出市区校联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并配以典型案例进行说明。

  钟亚妮博士介绍了《年报》编制的背景、整体设想与主要结构,以及前期准备情况。《年报》由主报告、专题报告等部分组成,其中,专题确定为“教师来源与新任教师”。参与《年报》编写的作者,除教育人才研究中心教师外,还邀请了北京市教师资格认定事务中心、初等教育学院等院内机构,以及首师大、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等院外机构参与,体现了作者队伍的多样化和稿件来源的开放性。

  《年报》诸位作者随后介绍了各自的写作提纲与内容。北京市教师资格认定事务中心曲静主任、初等教育学院彭纲博士,以及教育人才研究中心刘胡权博士、陈卫亚博士、董良博士等,分别介绍了北京市教师资格认定、红足一1世2站新任教师培训、教师核心素养、面向未来智慧教育教师素养、教师来源等议题的写作情况。来自首师大、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院外作者则分别介绍了首师大师范生培养、新任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政策,以及西城区新任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写作内容。

  杜屏教授、李孔珍教授分别对《年报》编写提出具体而详尽的指导性建议。两位教授首先肯定了《年报》编撰对于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重要意义以及选题的适切性,并提出:关于主报告内容,建议加强对“效益”相关指标的阐述;关于专题文章的定位,既要体现学术性,更要为政府、区与学校提供咨询建议,文献研究需呈现近期的研究成果;关于教师政策文本分析,需注重政策研究方法,理清政策发展的阶段、特点与趋势等;关于区域经验,要善于体现行动智慧,增强研究性和可借鉴性。教授们还对研究方法、行为逻辑、文字阐述、文章标题等诸多方面提出宝贵建议。

  何劲松院长高度重视《年报》编撰工作并提出了方向性指导。他指出,关于《年报》的整体布局,要针对不同人群展开:一是面向社会,要呈现教师队伍发展的整体状况,体现年度工作重点、热点与特点;二是面向决策者、研究者,要对实际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做出专业判断,想政府所未想,探政府所未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三是面向工作一线,《年报》可以起到各区相关部门比较与交流的作用,注重反映各区先进经验、典型实践,从而推动相关工作开展。关于《年报》编撰的具体行文方面,一是要加强与市教委的沟通,对相关数据妥善处理;二是从学院方面,既要立足学院工作,又要面向全市关切,理清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三是行文逻辑力求严密,要多角度、多向度考虑和研究问题。何院长还对《年报》的题目、“效益”指标等内容提出了具体建议。

  本次研讨会对教师教育政策及教师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进一步厘清了《年报》的编写思路与写作要义。《年报》编撰团队将深入领会学院领导的指导意见,认真总结梳理专家给予的宝贵建议并尽快形成初稿,着力体现科学性、规范性与专业性。

 

  人才研究院陈卫亚供稿/摄影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红足一1世2站(中国)工程有限公司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红足一1世2站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